近年来备案域名云计算,“云计算”(英文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在科技界,尤其是电子圈非常火爆;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的热词,同时也日益成为新时代科技的象征。那么,云计算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下面就简要地回答这些问题。云计算,“云计算”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云计算(图片源自网络)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云计算早期,简单地说,就是简单的分布式计算,解决任务分发,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合并。因而,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可以说,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运算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就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等。用户通过计算机、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云计算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刚需性,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云计算的核心是可以将很多的计算机资源协调在一起。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无限的资源,同时获取的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云计算还具有高灵活性、高性比等能力,其优势与特点如下:1.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包括应用虚拟和资源虚拟两种,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是云计算最为显著的特点;虚拟化是云计算系统中的一种基础技术,可以说当前一个云计算服务必定是构建在虚拟化的基础上的。2.动态可扩展:云计算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在原有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云计算功能能够使计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终实现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3.按需部署:云计算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配备计算能力及资源;云计算可以满足爆发性的算力需求,如特殊时期远程办公,又如微博各类明星事件,再如彼此之间的无缝通信等。4.灵活性高:云计算的兼容性非常强,不仅可以兼容低配置机器、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还能够外设获得更高性能计算;这一优势可以大幅缩短准备时间,让工作能够更为迅速的展开。5.可靠性高:因为单点服务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上面的应用进行恢复或利用动态扩展功能部署新的服务器进行计算;倘若服务器故障也不影响计算与应用的正常运行。6.性价比高:将资源放在虚拟资源池中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物理资源,用户不再需要昂贵、存储空间大的主机,可以选择相对廉价的PC组成云,一方面减少费用,另一方面计算性能不逊于大型主机。7.可扩展性:用户可以利用应用软件的快速部署条件来更为简单快捷的将自身所需的已有业务以及新业务进行扩展。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到无限的资源,同时获取的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实,云计算不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概念;云计算的核心概念就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在网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云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让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上的庞大计算资源与数据中心。云计算是继互联网、计算机后在信息时代又一种革新,它将对互联网应用、产品应用模式和IT产品开发方向产生影响,未来的时代很可能是云计算的时代。云计算是一种崭新的计算模式,它跟当下火热的量子计算一样,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正如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先生曾经所言:“计算不仅是数学的基础技能,而且是整个科学的基本工具。”可以说,云计算是一种崭新的且有用的工具,它将在科技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云计算未来发展前途无量。文/蔡婷(作者单位: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这是京东数科的第871篇文章。云计算与云朵多少有共通之处,云舒卷自如,就如云计算的资源用量,可弹性扩展;云可以随风飘至不同位置,而云计算,大部分时候,用户并不知道数据中心部署在何方,但它切实存在。这朵云仍在扩张——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883亿美元,增速20.86%,预计未来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8%左右。同年度,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1334亿元,增速38.6%。其中有两个数值值得探究,其一,我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极大,占全球市场七成左右;其二,增速极快。这意味着,在中国发展了十余年的云计算市场,迎来新的"诸神之战"。新的战场将会从公有云转移至专有云,未来十年,是专有云的天下。为何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适宜用专有云来实现?企业应如何选择对应的云服务商?云计算领域玩家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波机遇?降本增效,企业上云需求增大当消费互联网早已被定调为"流量红利开发殆尽",新一轮发展红利转向了传统行业,它们在数字化转型期间所产生的计算、数据存储等需求,为云计算带来机遇。报告显示,95%的企业认为云计算可以降低企业的IT成本,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如银行、地产、航空、零售业、制造业、农业,都存在上云诉求。除了企业自身的需求之外,政策也开始向云计算倾斜。今年,新基建被写入工作报告,央视列举的七大新基建重点中,大数据中心、5G基建、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赫然在列。新基建无疑会大大增加未来的数据存储及计算需求,背后需要云计算作为底座。截止2020年7月,已有20余个省份发布新基建规划,仅广东就提出了5.9亿元的新基建项目。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内驱,新基建推动为外驱,云计算市场的新一轮爆发,确有其市场底层逻辑。而从演变趋势来看,目前云计算已经出现了从单一的私有云、公有云形态,向以专有云、混合云为主的多云形态的演进。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云资源所属的主体:① 公有云:由云服务商直接提供云产品与服务,企业需要将数据托管在服务商的数据中心,也因此对数据的掌握力度相对较弱。但其灵活度强,资源用量可弹性扩展,成本也较低。② 私有云:云服务商单独为企业构建服务体系,部署机房、服务器,可针对企业方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它更适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政府部门,同时部署成本更高,自身还需定期运维。③ 混合云:公有云过于开放,数据安全性不足;私有云过于封闭,运维繁琐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数据流通范围受限,于是,混合云将两者相结合。把机密性不高的服务部署在公有云,核心敏感数据部署在私有云,且在两者之间搭建桥梁,用内网专有通道通信。④ 专有云:专有云与混合云有共通之处,同样是将数据按机密性进行分级,并分别部署在不同的资源池中。两者的区别是,混合云依然要为企业构建私有云,而专有云是由云服务商直接提供"专供"的云分区,从物理层面隔离出虚拟化资源池。专有云从形式上看更类似混合云,但成本更低。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56.7%,专有云成新蓝海近两年,专有云市场增速明显。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专有云行业发展洞察报告》,2018年时,中国专有云的市场规模为59.2亿元,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6.7%,至2023年时,预计专有云市场将达559.4亿元。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专有云行业发展洞察报告》私有云市场规模同样在增长,但相对而言增速已在放缓,根据《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它在2019年时市场规模达645亿元,同比增长22.8%,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会在1500亿元左右。《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公有云是一块"大蛋糕",几乎已被巨头瓜分完毕,长尾玩家很难弯道超车。中国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在2019年时为689亿元。尽管目前的增速依然可观——2019年增速为57.6%——但未来公有云的发展依然存在阻力。首先,数据安全问题。即便是业内龙头老大阿里云,也出过多次宕机事故,2019年年初,出现IO HANG故障,导致国内大量互联网公司瘫痪,此后又连发两次故障。公有云的客户一般为互联网企业和中小企业,但市场客群变化正在发生,工业、政务、医疗、金融等传统行业加速上云,它们对数据安全、服务可控要求更高,也更青睐专有云、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其次,时延问题。公有云过往多以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为枢纽,所有数据从海量的终端设备传导至"中心"进行处理,消耗大量带宽资源,也延缓了数据回传,造成时延。为此,云厂商们在企业近场构筑物理和虚拟资源池,把计算能力拓展至边缘侧,提供更迅速的、端到端的边缘云计算服务。在"中心 边缘节点"的生态中,专有云即为近端分布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天然地符合公有云的变革方向。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专有云行业发展洞察报告》至此,专有云市场的发展优势也变得如雨后晴空般明晰。对比公有云,它能有效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与时延问题,近端设备部署让访问速度更快,弹性拓展能力又并未减弱;对比私有云,既兼具了其业务架构灵活的优势,又规避了数据孤岛,打通云端与本地数据,实现双向数据传输。厂商掘金,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没有厂商不想做增量,为占领增量市场,各厂商转向专有云、混合云;同时基于自身过往优势推出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看似尘埃已定,进入"后江湖市场"的云计算领域,硝烟再起。① 华为云、天翼云:推出混合云,满足政企用户弹性扩展需求私密性、安全性是政务部门、大企业上云首先要考虑的,但安全性最强的私有云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弹性拓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催生混合云使用诉求。公有云三巨头之一天翼云给出了不错的打样,在疫情爆发期间,原本部署在私有云上的武汉卫健委官网无法应对骤增的关注量,导致网页无法访问,天翼云在48小时内将其搬迁至混合云,并发访问能力提升10倍。火神山IT系统、雷神山系统,都由天翼云完成上云,并传出了火神山建设的第一帧画面。目前,中国电信与31个省,超过236所城市合作,构建省级政务云平台11个,地级市政务云平台则高达100余个。IDC拥有量在国内排名第一,在"2 4 31 X"一省一池全国资源布局下,数据中心已超700个。在现有政务资源布局下,天翼云的混合云业务转型水到渠成。(IDC发布2018年私有云市场占比,华为位列第一)华为云更进一步,它直接停止了单一的私有云服务。革新前,华为与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工商银行、应急管理部等过往客户做了沟通,互联网驱动业务飞速变化,用户所需的功能与架构革新很难用一年一次的定期升级来解决,混合云更符合长期使用需求。但在转型过程中,华为云面对的境况比天翼云更复杂。它起家于私有云,已积累大量私有云相关客户,假如要将现有客户进行混合云升级,成本最低的方式是通过数据通道打通私有云与公有云,但这样的"拼装物",在组件持续叠加、系统多次升级的过程中,研发运维难度上升,大概率会导致体验下滑。而要做到长期体验的稳定,云服务商需以公有云架构为基础,重新调整体系。大幅革新下,如何证明自己在混合云业务上足以赶超竞对、并维持过往的数据安全优势,是华为云需向客户重点验证的课题。2016年与2017年,华为云迅猛拓张政府客户,为660座城市建了本地云,放弃单一私有云后,如何帮过往的政企客户做转型,争取其长期支持,会成为华为混合云业务的核心突破点。② 京东数科金融云T1:提供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相较政府业务部门,金融行业的上云迫切度不遑多让。一方面,传统银行业务受互联网冲击严重,互联网金融正在瓜分市场,用户向线上迁移,《2019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去年只有10.23%的银行业务通过柜台完成;另一方面,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未触及天花板,理财、保险、证券在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从业者有拓荒掘金意。市场环境决定了,金融企业必须用线上的方式去触达用户。他们的刚性诉求是:和互联网企业一样采用开放架构,易于对产品进行灵活敏捷的调整和修改;同时在用户引流、粘性保持等方面能提供更多支持。为解决这些痛点,京东数科推出了T1金融云,涵盖金融专有云、数字化运营平台U 、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StarDB等。从云计算的角度来看,金融专有云保障了数据安全,及弹性扩容。U 平台的"一站式移动研发平台"则以PaaS的形式提供APP、小程序开发的能力,部署周期大为缩短,它还提供APP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性能监控、崩溃问题分析、消息推送等。据了解,该PaaS平台能将开发资源压缩至38%,性能提高50%以上,在其支持下,苏州农商行在几个月内快速上线了网贷系统、智能客服系统、手机银行。对金融客户来说,它大大降低了中台、APP的开发和运维难度,降低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本。这当然不是终点,"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输出者"T1金融云,还提供了更多深度运营服务——"摹略"智能营销决策系统记录用户行为的关键触点,面向多个业务场景提供精细化运营策略,提供A/B测试,可分析并复盘策略有效性。前不久召开的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曹鹏还提到了"智能语音外呼机器人",京东数科机器人每日的呼叫量超百万,转化率比人工呼叫高出63%。此外,"鹰眼"短信营销、"良研"用户调研、智能客服、直播、工单系统等解决方案也在提高用户粘性。它正处于飞速增长期,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京东数科T1金融云发布一年内打下了金融云市场9.5%的市场份额。可以预估,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③ 阿里云、腾讯云借助过往优势撬动新业务商业的本质,是依托于过往优势,制造杠杆,撬动更大的利润和市场,华为云如是,阿里云与腾讯云同样如此。阿里云今年的最大动向是很好的改造了自己原有的产品,与云平台基础相结合,再打造一个数字原生操作系统,进而改造成为企业应用开发平台。如此一番操作,即有利于导流,又顺利将云市场服务下沉至中小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中型企业,阿里云主推专有云。腾讯云则提出了物联网生态战略,在汽车和智慧酒店领域均有涉猎,用专有云、公有云等产品,为企业升级业务管理体系。它的IoT战略是2B2C的,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于微信流量,替代了打开率低下的各类APP,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活跃度。尾声:多云融合、多网融合成新趋势作为新基建的一环,云计算涌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其服务形态也在变得更细化、更落地。而从用户端来看,采用多个云服务商、多种云形态变得越来越普遍。《Flexera 2020年云状态报告》的数据显示,93%的企业采用了多云策略,87%的企业则采用了混合云策略,受访者平均使用2.2个公共云和2.2个私有云。多云策略下,催生多网融合需求,即将云跨服务商打通,让同一企业部署在不同云服务商的数据形成交互。目前,天翼云已实现"一线多云",上云后,可利用专线再连接到其它云服务商。云计算优化的路径没有尽头,多云融合、多网融合正成为新趋势,一旦这一进程完成,云服务商再难借用过往数据沉淀留住客户,竞争最终依然要回归解决方案的有效性。#云计算#本文为京东数科新媒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有关产业数字化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尝试把更多精彩变革讲给你听。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