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04.26~2019.05.16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送别贝聿铭先生这张东方面孔曾经出现在纽约《时代》杂志的封面上,旁边的大标题写着:贝聿铭的魅力,也曾经出现在美国总统肯尼迪、法国总统密特朗、首次访美的邓小平身旁。投身建筑行业70余年的贝聿铭,年少便移民美国,但他在《筑梦天下》中说过:“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在建筑历史上,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种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与其说他设计的是一座建筑,倒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只因他的作品太过惊艳。贝聿铭先生的辞世,令人痛惜,先生设计的艺术品也成为了历史,往后不再有。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生涯,是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走过贝聿铭100年的人生,慢的话要一个小时,快的话,只要一分钟。贝老100年贝聿铭先生1917年4月生于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1935年,18岁的贝聿铭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从此远离故乡。年少的贝聿铭在狮子林最开始时,贝聿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然而,贝聿铭对当时过于传统保守的宾大建筑系颇为失望,仅仅两周之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转专业改学工程。1938年,贝聿铭遇到在事业跟生活上相伴一生的陆书华。1942年,当时已是妻子的陆书华入读哈佛大学攻读景观设计硕士学位。同年,贝聿铭选择当时建筑思想更为创新活跃的哈佛,拜读于当时作为建筑学系主任的格罗皮乌斯门下。在此期间他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上海艺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称之为“我见过的最精致的学生作品。”上海艺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在向一本建筑杂志所写的推荐语里,格罗皮乌斯写道:“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很好地坚持基本的传统特征——即,他认为仍然存在的那些特征——却不会放弃设计方面的进步观念。”这句话,几乎创见性地预言了贝聿铭一生的建筑事业的特性。贝聿铭与家人合影贝聿铭先生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作品年谱表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1956年~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1967年: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博尔德。● 1962年: 玛莉亚城广场(Place Ville-Marie),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1974年: 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1968年: 艾佛森艺术博物馆(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雪城。● 1969年: 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哥伦布。● 1969年~1975年: 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 港口塔Harbor Towers● 1972年: 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 约翰逊艺术馆,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1978年: 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纽约州罗彻斯特。 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1978年~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1986年: 贾维茨会展中心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81年: 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1990年: 中银大厦,中国香港。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 威斯纳馆( Wiesner Building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麻州波士顿。● 1989年: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德国柏林。● 1996年~1997年: 美秀美术馆 ( Miho Museum ),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5年: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北京。● 1998年: 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2002年: 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 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 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成名作品肯尼迪图书馆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美国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建筑界的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赞赏。贝聿铭在杰奎琳肯尼迪面前演讲到了最后,剩下的建筑师人选分别是密斯、路易斯·康和贝聿铭,肯尼迪家族最终也坚持选择了这位中国血统的建筑师。在这场竞赛中击败了路易斯·康和密斯的贝聿铭,顿时成为镁光灯下聚焦的宠儿。贝聿铭(左一)与杰奎琳肯尼迪一起这座建造了15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代表作品卢浮宫金字塔1988年,密特朗总统邀请贝聿铭到法国巴黎参加卢浮宫改建计划。因为卢浮宫当时布局不合时宜,馆内光线暗,游客在偌大的宫殿里找不着方向。贝聿铭将一个玻璃和金属结构的金字塔带到了巴黎卢浮宫,也将光线引入原本昏暗陈旧的宫殿,当代的阳光重新照在了千百年前的藏品上。然而法国人民不接受这个计划,一时间,抗议风潮席卷巴黎。法国民众高呼“巴黎不要金字塔”;法国文化部部长形容玻璃金字塔是劣质的钻石。贝聿铭与卢浮宫金字塔模型法国建筑界认为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与法国文化格格不入,罗浮宫博物馆的时任馆长甚至愤而辞职。用贝聿铭自己的话来说:“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幸运的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对贝聿铭表示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他明白,只要这个人支持自己,方案最终就能存活。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十分巧妙,金字塔与水池互相映衬,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片钻石状的玻璃,玻璃几乎视而不见,确实做到了贝氏追求的目标,更可贵的是能从地下室体会户外,欣赏卢浮宫优雅的建筑,让内外相连接,着实创造了划时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自1989年建成以来,玻璃金字塔逐渐成为卢浮宫的标志性建筑,挑剔的法国人也慢慢接受并称赞这一建筑创举。玻璃金字塔成为卢浮宫中与《蒙娜丽莎》画像和断臂维纳斯雕塑相提并论的观赏热点。据说,三分之二的游客宁肯挤在玻璃金字塔前排长队,也不愿从游客相对较少的另外两个入口进馆参观。香港中银大厦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1985年4月破土动工,到1990年5月大厦正式开幕,由享誉盛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其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以平面为例,大楼是一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象徵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 在当时的中国经济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贝聿铭的这个建筑设计使得香港中银大厦的造价比汇丰便宜了几亿美元。美秀美术馆美秀美术馆,是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的一座私人美术馆。由于被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所打动,美秀子决定一切尊重设计者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打造这座人间天堂。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正如陶渊明发现的桃花源。在美术馆内,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 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美术馆的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如果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苏州美术馆2002年,贝聿铭先生重新回到故土——苏州,他用全新的材料在3个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忠王府的旁边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在这个作品中,贝聿铭认为,传统园林的假山已经做到了极致,后人是无法超越的,为此,他选择了另辟蹊径。以与拙政园相邻的一面白墙为背景,在前面以石片作为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将其喜爱的米芾山水画加以立体呈现,远远望去就像连绵不绝的山峦将新馆与拙政园相连。贝聿铭在一次采访中说到,“我希望能尽力找到一种新方式,那是形成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的唯一手段,是中国建筑复兴的开端。”“建筑必须来自人们的住宅。”他认为中国园林建筑中院落与室内空间无法回避的相互渗透,观赏路线从幽暗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布置,都是中国建筑应该继承的精髓。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恰恰贯彻了这一理念。一个世纪很长,而此刻则定格在这样一个画面,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眼睛在圆圆的镜片后面眯成一条缝。这位百岁老先生的故事,数不尽也道不完……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