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信息化优秀案例威海市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四大创新 打造多渠道、全流程就业服务平台威海市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项目是以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要求为指导,针对当前各种形式的就业服务现状和用人单位及劳动者高效率、低成本、精准化服务需求,以“精准感知就业服务需求、提升政府就业服务水平”为总体目标,基于多源、权威、准确的人社数据来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以政府公信力为保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网络门户、微信、自助终端等多渠道、全流程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更加精准、更具个性的服务,为决策部门研判趋势、改进政策提供数据分析和辅助支持。应用背景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促进就业是政府实施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提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等一系列新举措。长期以来,各地人力资源市场一直是公共就业服务开展的主要形式,为促进就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性不断增长,流动范围不断扩大,以区域和现场招聘为主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网络招聘由于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对传统人力资源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在线服务已经成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聘的主要渠道。但目前各种类型、各种性质的基于互联网的就业服务模式和服务平台,在信息真实性、服务精准性、就业流程便捷性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问题,逐渐无法适应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要求,成为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的瓶颈因素。为持续改进政府就业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结合企业和个人的求职招聘发布、互动及其他行为数据,市人社局形成实时更新的“公共就业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个人、政府部门提供各项信息化服务。目前,随着人社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的应用范围和模式不断扩展,“人社大数据”规模逐步形成。通过对多源数据进行集成、融合、治理、重构,构建了虚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电子档案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实时处理和分析技术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渠道的就业服务,为就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就业失业数据监测和多个主题的大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服务,助力破解全市结构性就业矛盾,持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建设内容1.公共就业基础数据资源。从多类型、多来源、多业务领域的人社系统及其他行业数据交换系统中捕获、聚集整合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体相关数据,对汇集的各种相关数据进行融合,形成权威、准确、全面的就业服务基础信息视图。2.“互联网+”就业服务AI模型。研发“互联网+”就业服务AI模型,包括企业和个人画像、基于画像的就业岗位智能匹配模型、就业数据辅助决策模型等,支持公共就业服务系统为就业管理部门、用人单位、求职者等提供高效、精准服务。3.多渠道人力资源供求服务系统。多渠道人力资源供求服务系统通过门户、移动服务、社交应用、自助终端等多方式提供服务,主要围绕用人单位、求职者和人社部门等主体开展,为个人提供求职功能、个性化职业咨询和单位推荐服务;为单位提供招聘功能、精准人员推荐服务、用工咨询服务、求职招聘趋势分析及薪资结构分析服务等;为就业补贴等各类待遇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透明的待遇资格认证分析服务;为决策部门研判趋势、改进政策提供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4.就业失业动态实时监测系统。就业失业动态实时监测系统根据多渠道人力资源供求服务系统中积累和实时产生的数据,研发就业市场数据实时监测模型,对求职、招聘相关信息实时监管、自动采集、整理、统计分析,辅助发现在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求职者供给、人才供求关系、人才流动情况等的实时变化情况,提供给多形式展示模块,为就业监测部门、决策部门掌控所需状况、多部门联动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数据参考。5.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利用数据仓库、多维分析、挖掘预测等技术,对平台所积累的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通过运算产生多维分析、预测挖掘结果,发现在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求职者供给、人才供求关系、人才流动情况等变化规律及未来趋势,实现完整的分析主题,形成可视化系统和主题分析报告,为决策部门研判趋势、改进政策、多部门联动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数据参考和咨询服务。创新点本项目在本质上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招聘平台,其建设目标并非单纯的基于互联网的求职招聘系统,而是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就业服务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对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和管理提供数据积累和业务支撑,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社保、就业、人才多部门有效联动,破解当前各种类型的就业服务中的种种问题,帮助人社部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持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本建设案例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模式创新。人社“虚拟电子档案袋”构建和应用。加快整合社保、就业等多源信息,构建个人和单位“虚拟电子档案袋”,与电子档案数据衔接融合,实现单位招聘需求、个人职业需求、就业待遇资格的精准感知。2.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供求智能匹配推荐模型。本项目研发和实施的核心技术,研发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个人画像、用工智能匹配模型等,基于公共就业数据资源进行训练和优化,为用人单位、求职者等提供高效、精准的就业岗位匹配、推荐等服务。3.集成创新。人力资源供求服务与人社业务一体化联动。通过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及与人社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失业救助、求职、培训、就业登记、社保业务等全程一体化联动,进而实施就业失业实时监测、就业帮扶待遇认证等。4. 运营创新。保持平台用户活跃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用户注册数、企业和个人求职者的每日活跃度、求职转化等关键指标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出现企业和个人用户流失现象,是平台运营的重要风险,本项目从技术、运营、推广等多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预案和风险应对措施。工作成效威海市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人力资源工作及服务中供求两个方面的匹配困难的关键问题,降低了威海市企业人员招聘的成本,促进了就业工作,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上线至今,注册企业3994家,发布岗位6.3万个,春节后返工就业期间,参与线上招聘的企业单日近600家。疫情期间,通过每月一期的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针对特定企业和就业人群开展线上招聘和就业扶持工作,帮助退役军人等群体实现了足不出乎,线上求职面试到入职全流程服务。通过数据积累及分析,可整体上掌握威海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规律,为威海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定乃至产业结构调整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将大大提升威海市对党和国家就业优先政策的执行能力,促进就业工作及服务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包括:①对用人单位,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精准、主动的招聘和用工咨询服务。②对个人求职者,提供可靠、可信、精准、便捷的就业服务。③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准确、即时的就业管理和监测服务、就业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服务,辅助就业具体工作持续改进以及就业政策的决策。2.经济效益本平台为政府公益性平台,本身无直接经济效益,对采用本平台进行招聘的企业会节约招聘费用(此前,企业通过各种市场化平台,每家每年需投入费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值班总编:王岚复审:孙美玲编辑:谷田恬来源:威海新媒体联盟声明: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国际乒联世界杯!没看直播?别慌,这里有惊喜!◆刘国梁:正在见证一个伟大的时刻——重启◆史蒂夫·丹顿:中国可以办,中国可以做,中国已经是这么好!◆50秒!热血燃魂!2020国际乒联世界杯“重启”掌上威海 威海新闻网旗下微信门户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