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歌是这样唱的: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从前,老人去世后,孩子们会继承父母的遗物、钱、房子;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试想一下,某一天我们离去,我们的QQ、微信、支付宝、游戏账号等将何去何从?这些“数字遗产”是归入亲人怀抱还是互联网运营商?最近,德国一起官司引起了广泛关注,而这起官司的焦点就是:数字遗产能否继承?这场官司是由一名15岁女孩在柏林地铁被列车撞倒过世引发的。女孩母亲想要弄明白,女儿到底是不是自杀,因此要求登录女儿的脸书账号。但是脸书依据数据保护原则,拒绝了这位母亲的要求。于是,这位母亲将脸书告上法庭。最终,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认为,网络合同也是遗产的一部分,”数字遗产”不应被区别对待。作为监护人,父母有权知道未成年子女的网络信息。2018年,全球网民约40亿,中国网民将近7.5亿,这个官司更加提醒我们,”数字遗产”已经是现代人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了。QQ号、微信、微博,甚至是游戏账号、购买的数字产品服务等等,都已经成为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财产,它们也记录着现代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浙江宁波,小七对因病去世的父亲怀念万分。想到父亲生前喜欢玩《魔兽世界》,小七就想找回父亲的账号,到游戏世界里寻找父亲的影子。最终,小七继承到了父亲《魔兽世界》的网游账号,但是记者查阅游戏发行商的相关规定发现:小七虽然继承了账号,但账号所有权仍限定为公司所有,不得进行转让、买卖。目前,中国在这一块的立法上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尤其对虚拟遗产的继承还没有立法,继承这一块不好确定它的继承人。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网络服务商,对自己提供的网络产品,都是要求使用者只有使用权,而没有转让权和所有权。我们常用的软件,如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就标明: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等方式使用微信账号;而qq号码规则里也说到:qq号码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支付宝服务协议里写到:支付宝会员号和账户仅限本人使用,请勿转让、借用、赠与、继承,但是支付宝账户内的相关财产权益可被依法继承。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在虚拟账号里面,比如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里面,有具体的理财产品或者存款,这个可以通过法定的继承方式向网络开发商申请,可以要求退还或者继承里面的财产。那么,除了金钱之外,面对数字遗产里的文字、图片,我们百年之后要怎么处理呢?网友1:死之前要把那些记录全部删除,不然不敢走网友2:我想把账号留给后代继续吃鸡网友3:本人临死之前绝对要吊着一口气注销掉自己的微博、贴吧、qq,清空朋友圈。大家都知道,一个qq号,注册之后,如果3个月之内没有登录过,是会被腾讯公司收回继续开放给其他注册用户的。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微信号、QQ号作为遗产留给子孙,你只要把账号密码留给他们,并且让他们不定期的登录一下,可以保证账号不被收回。数字遗产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文化新形式的遗产,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全力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此处划重点:对待个人的数字遗产,绝不能简单一删了之!!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