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P2P網貸平臺1200餘萬元無法提取兌現

如果有一天得到一個魔法袋子,袋子裡的錢用掉瞭也沒關系,因為會有人源源不斷補充進來,這樣美好的幻想,怎樣才能實現?對於孫貴來說,他選擇自己打造這樣一個“魔法袋子”。然而“袋子”漏瞭,他不能再用“魔法”。日前,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將孫貴批準逮捕。   2013年底,孫貴成立瞭一傢信息科技公司,開始運行一個叫做“南瓜P2P”(“P2P”是指個人對個人)的網絡借貸平臺。在集中推廣時期,“南瓜P2P”以“財力雄厚”的形象頻頻亮相於當地各類金融理財產品博覽會、大學文藝晚會、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啤酒節等。   在宣傳推廣中,該公司承諾出借資金月收益可達2%,並稱公司在銀行有500萬元定期存款作為應急保障資金。當借款人出現逾期還款時,應急保障資金用於墊付投資人的本息。經推廣,“南瓜P2P”先後吸納瞭1900餘人註冊成為其會員。   按照正規的“P2P”平臺操作方式,平臺應該僅作為中介參與其中,孫貴卻“不走尋常路”。他利用對平臺的控制權,虛構瞭100多個融資項目,並以投資金額月息1.5%至2%的高收益回報作為誘餌,先後吸收瞭500名“南瓜P2P”會員的投資款,共計7000餘萬元。   從百度輸入“P2P”搜索,會有一條這樣的風險提示:“不良P2P網貸平臺常以高額收益吸引投資,投資人權益難以保障。為保障網民利益,百度全面清理不良P2P網貸平臺,並協助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網絡欺詐。”   張某對此深有體會。“高收益、低風險、贖回簡單”的承諾,誘使他在2014年4月註冊成為孫貴公司的會員,並先後投資80餘萬元。2014年10月,張某投資的首期借款到期,他卻沒盼到公司當初承諾的高收益,就連本金也無法正常提現。張某這才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於是向公安機關報案。   經公安機關調查,截至2014年10月,“南瓜P2P”網貸平臺中有314名投資會員的1200餘萬元無法提取兌現。   2013年底,央行對“P2P”網貸平臺的界限和風險作出說明,明確指出“P2P”采取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正規的“P2P”平臺作為信息中介、服務中介,撮合借貸雙方達成借款交易,由借貸雙方直接簽訂債權債務合同,出借人的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撥付給借款人。出借人和借款人能夠做到一一對應,債權債務一一匹配。   孫貴在公司成立不足一年的時間內,通過虛構100餘個融資項目、大量編造借款人身份等方式,“吸引”500多位投資人出借資金7000餘萬元。公司網站上的融資標的中,隻有兩個真實項目;其他大部分融資資金被用於民間借貸、資金拆借業務、個人名下其他公司的資金周轉、支付公司日常開銷等。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xiaosb.com/beian/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