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網站(為二胡教學做一次導遊)

編者按:上周,由南京師范學院教授、民樂學者嶽峰編著的一套名曲、名譜、名奏的二胡教學導讀類書譜《中國二胡名曲典輯》終於出版問世。本書包含曲譜精選、作品導讀、版本推薦、揚琴伴奏以及視聽推薦等內容。為瞭挖掘這套書譜的深層次內涵,我特意專訪瞭嶽峰教授,希望能通過與嶽老師的對話,讓讀者感受到《中國二胡名曲典輯》所傳達出來的對民族音樂藝術的珍視和傳承。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4.出版發行田龍(以下簡稱田):嶽老師好!看瞭《中國二胡名曲典輯》感到與以往的二胡曲輯的立意和思路有所不同,您是怎麼想到編寫這麼一本書的? 嶽峰(以下簡稱嶽):這還是在三十多年的二胡教學中逐漸形成的。由於教學的需要,平日裡喜歡搜集一些二胡資料,今細細看來,有民國以來的《胡琴正規》(惕身館主,1924)《劉天華先生紀念冊》(劉復,1933)《南胡創作曲集》(俞鵬,1945)《怎樣習奏二胡》(陳振鐸,1947)《瞎子阿炳曲集》(楊蔭瀏等,1952)等等。還有劉天華、阿炳、孫文明紀念專集(香港龍音制作有限公司,1996,2000年)《華樂大典•二胡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編,2010年)以及蔣風之、王國潼、劉文金、魯日融、閔惠芬、許講德、王建民諸傢的作品集或演奏專輯等。傢裡滿滿一墻書架的二胡書譜和音像,伴隨著它的主人走過瞭一段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的二胡歲月,同時也記載瞭二胡這件樂器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軌跡。 空閑的時候,看著這林林總總的二胡書墻,心中不免會湧出一些念想:如果將這些文獻梳理、歸納、精選成一套相對簡便的二胡教學參考,豈不為後人提供瞭方便?尤其是每當發現那些年輕的學子手裡拿著二胡傳統曲目,卻對於這些作品的來路、譜本的正誤、精當的演繹不知所措而一臉茫然的樣子,更覺得有編寫一套導讀類書籍的必要。於是,便用瞭三年的時間開始梳理起瞭這些往日的夥伴。《劉天華先生紀念冊》《瞎子阿炳曲集》等田:那麼,這套書的編輯是基於哪幾個方面的思考? 嶽:首先,是從二胡名曲入手,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篩選出近百年間二胡史上那些有代表性的經典曲目,從周少梅的《薰風曲》到劉文金的《如來藏》一路走來……這些所謂的經典也包括那些在題材、體裁、風格和角度方面有獨到之處的部分妙曲,比如:“二胡武曲”的濫觴《平原競馬》最早出現的新疆風二胡曲《牧羊女》西南地區的二胡曲《滿江紅》等等。編輯順序自然按照時間先後梳理成冊,也好使讀者在瀏覽作品的同時,把握到上個世紀二胡行程軌跡的脈搏跳動。 田:聽說這套書對於樂譜譜本的選擇十分考究? 嶽:是的。譜本的選擇,是民樂教學中首先面臨的關鍵一環。一般說來,一首樂曲從問世到聞名,在流傳過程中必定會經歷眾多演奏者和教學實踐者的再度創作,會出現各種各樣不同弓法、指法的樂譜版本。功能強大的互聯網絡上隨手可點的各式樂譜,好像也為學習者提供瞭極大的方便。但是,從傳承的角度出發,作為一位專業教師,還是要為學生選擇那些最為權威和經典的演奏譜本。所以,本書盡量選用這些作品的最初版本,或是較為公認的通用譜本,或是曲作者、權威演奏者幾經修訂的確定版本,以便為讀者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譜本坐標。這些譜本聚集瞭作者三十多年的搜集、觀察和遴選。《中國二胡名曲典輯》目錄上下冊共60首曲目田:我看到書中還有兩萬多文字的篇幅對這些作品進行瞭簡要的論述,尤其是每首作品之後的演奏推薦版本是以往二胡書譜中所沒有的。嶽:是的,書中簡單論述瞭諸曲在二胡歷史演變中的創作背景、作品特點及其賞析要義,以及每首作品的作者簡要評介,一方面是對曲作者的一份感念,另一方面讓讀者對每首作品有個大概的歷史定位。在簡單解讀之後,本書還特意安排瞭每首樂曲自問世以來,不同歷史時期湧現出來的權威演奏版本,這可謂本書的一個亮點,也是對年輕的學子最為有用的一個教學考慮,每一位讀者都可以通過這項導引,將自己的二胡教學和演奏建立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這些經過行傢裡手幾經挑剔的演奏參考版本,我們將通過【二胡書齋】微信平臺手機微貼和【昭華民族音樂】微信公眾平臺期《中國二胡名曲典輯》的欄目方式,陸續推出書中樂譜的演奏音像系列……田: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基本配全瞭揚琴伴奏曲譜,這方面您有什麼考慮? 嶽:這也算是編著者的一份堅守吧! 因為,近些年所聽到的專業二胡作品中,鋼琴伴奏之聲取代揚琴伴奏已然成為趨勢。但如果您冷靜想來,鋼琴之下的中國民族器樂,雖然為民樂增加瞭音響宏大和多層次音樂思維,但其永無變化的十二平均律音律格式,也使得中國音樂原由五度相生律、純律等多種律制形成的多彩韻味悄然流失,這種“轉基因”式的民樂教學音律轉變所形成的對民樂發展潛在的傷害,是一般人不大註意到的。因之,本書伴奏全部選為揚琴譜本,便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同時呢,也為使用本書的演奏者和伴奏者帶來很大的方便…… 圖片/創意、拍攝:沈正國、宋少康田:聽瞭您上面的講述,我明白瞭這套書譜在樂曲選定、譜本選擇、演奏版本推薦和伴奏方面都有著獨到的思考,那麼,這些都是您多年民樂教學的總結嗎? 嶽:不全部是。書中的史料依據,基本源自近百年間那些二胡的經典文獻,這些都在附錄的文獻參考條目中做瞭安排,專門為那些有意深究的讀者查詢檢索而準備。有關譜本選擇和演奏版本的推薦,除瞭一小部分參考瞭文獻書目或請教前輩行傢外,大部分按照筆者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觀察分析而得出的。 當然,由於本書篇幅有限,仍有部分名曲未能入選;由於手中資料有限,評介難免會有遺漏;由於個人趣味所限,觀點可能會有偏頗。種種不足,有望在書的發行過程中就教於各位方傢,以便再版時修訂增補。一件事情做成,通常要經過眾人的幫襯。本書的編著和出版,也承蒙諸多同道和友人的傾心相助,在此一一深表謝意!他們是:香港朱道忠博士、天津趙硯臣教授、西安關銘先生、北京楊光熊教授、南京梅彥嶺先生,【上海大龢堂】樂器文化工作室、【昭華民族音樂】網站、【嶽峰二胡研究生團隊】孫穎、孟凡雨、於瓊,以及南京藝術學院王璇老師、安徽大學胡曦雯老師等等。封面設計:上海大龢堂樂器文化工作室嶽峰教授苦心經營之《中國二胡名曲典輯》(上、下)幾經酷暑寅宵,終可殺青付梓。其間披閱之典藉盈框累壁,淘金之流沙銀灘十裡 工程之艱辛浩瀚,非有精衛、女媧之志,未能成此帙函…… 嶽版一冊於手,則輕舟過水,庶幾無虞,方傢學子,皆可各取所需。 ——摘自朱道忠先生序言後記:通過簡短的采訪,讓我深深感受到瞭嶽峰老師通過三十多年的摸索和總結,編寫這套《中國二胡名曲典輯》所包涵的教學經驗和學術智慧。近些年來,由於互聯網的傳播強大和使用方便,使得民樂教學的樂譜和音像資料變得舉手可得。但是,由於制作者和傳播者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也造成瞭譜本和演奏版本良莠並存的混亂現象,也給民樂教學的持續發展埋下瞭隱患。這套書譜希望通過紙媒和互聯網相結合的方式,用經典的樂譜和相對權威的演奏版本,為教學和學習者提供一個傳承二胡名曲的參照標桿,使二胡教學有道可行。正如嶽峰教授所說:“這套書就像一個導遊圖,把多年教學中看到的二胡名曲、名譜、名奏百年風景告訴讀者,為年輕的二胡人鋪路導航。”田龍2018年4月22日於北京嶽峰: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潛心民樂往事,編撰《音樂傢儲師竹》《藝壇伯樂陳朝儒》《閔季騫民樂人生》和二胡教材有八,讀者將近20萬眾。關註時下樂壇,多次做全國學術會議主題發言,有“說·吟·唱——二胡風格論”“敢問民樂 路在何方”“中國音樂的‘轉基因’之路”等文論可尋。其論文“奚琴、嵇琴、胡琴音義考”“閔惠芬的二胡性格”見諸傢刊物,學術講座“二胡史中的‘三字經’”“現代民樂的尋根之路”遊學各地。點擊瞭解更多查看《中國二胡名曲典輯》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xiaosb.com/beian/51795/